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二)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0-12-31责任编辑:shizhenzhen

关键词: 全国招教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课程推荐>>>2021年教师招聘直播讲座免费听,更多购课优惠点击咨询


第一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二)

考点三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 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关于人格的发展,主要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婴儿期(0~2 岁):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4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7~12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 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50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 岁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而避免失望和厌倦,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考点四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一)认知方式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 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时,有些个体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另一些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3.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 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 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新颖观念。

4.具体型与抽象型

具体型学生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造成他们对问题的偏见。

(二)智力差异

一般认为,智力是个体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心理活动的综合能力。 人与人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以及性别上的差异。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添加全国客服老师微信

备注招教网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教师招聘考试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