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小学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佳途径是( )。
A.专业培训
B.参加优质课评比
C.校本教研
D.深化课改
2、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这属于( )。
A.问题导人
B.故事导入
C.实例导入
D.悬念导入
3、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4、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5、阳光中( )能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变成( ),促使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软骨病。
A.红外线;维生素A
B.红外线;维生素D
C.紫外线;维生素A
D.紫外线;维生素D
6、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7、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8、被称为课程论经典学术著作的是(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9、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艾利斯
10、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1、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1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3、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1)。
A.意志品质的培养
B.人际交往教育
C.积极的情感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
A.马斯洛
B.霍尔
C.杜威
D.华生
15、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9、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体育小组
B.艺术小组
C.学科小组
D.技术小组
20、“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A.一次
B.三次
C.四次
D.两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23、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小明的妈妈逢人便夸她儿子聪明,在班上的学习总是名列前茅。小明不仅成绩好,还经常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中拿奖,可谓是多才多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特别紧张。小明因为自己学习好、有才艺,家境还比较富有,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他请教,他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的同学穿着一般时,他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他就是这样,给人感觉很骄傲,即使有时是自己做了错事,也绝不承认,还为自己辩解,为了获得一些荣誉有时甚至还弄虚作假。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25、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整个课堂。
问题: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共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请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一支冠军队?
解法1:按照比赛进程,第一轮16支球队进行8场比赛,淘汰8支球队;第二轮,首轮晋级的8支球队进行4场比赛,淘汰4支球队;第三轮,再次晋级的4支球队进行2场比赛,淘汰2支球队;第四轮,2支球队进行决赛,产生1支冠军队。所以,一共要进行15(8+4+2+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
解法2:匈牙利数学家路莎·佩特曾说:“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甚至把它转化为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据此,由16支球队产生1支冠军队就要淘汰15支球队,每淘汰1支球队就要进行1场比赛。所以,一共要进行15(16—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两种解法的思维方向是什么?(6分)
(2)第二种解法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4分)
(3)如何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该数学思想方法,试拟订教学目标。(8分)
(4)依据拟订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7、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2.C【解析】道家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
3.B【解析】从学生特定的社会身份来看,受教育权是他们重要的权利。
4.B【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5.C【解析】学校文化的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6.A【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述。
7.B【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
8.C【解析】杜威是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是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D【解析】这是一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由一位教师在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10.A【解析】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11.C【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2.C【解析】实践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看成与人的社会实跋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
13.A【解析】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即规则或原理学习。
14.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15.D【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16.A【解析】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17.C【解析】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
18.A【解析】题干是对认知策略的解释。
19.D【解析】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的情况下,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
20.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21.C【解析】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形成的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教学模式。
22.A【解析】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它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它不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23.C【解析】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24,C【解析】直线职能式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领导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班集体是按一定的组织机构形成的,并且有相应的组织形式。
25.B【解析】对有考试焦虑症发生倾向的学生提前进行辅导干预有利于防止焦虑症的发生,属于早期干预。
26.D【解析】贾德是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人物。
27.A【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成分。
28.C【解析】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一阶段,各个动作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
间的相互干扰减少
,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29.D【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
30.B【解析】当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感到孤独。在人的需要层次中,基本的是生理需要,高级的是自我实现需要。
二、辨析题
1.正确。理由: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2.错误。理由:还应包括其进程安排。
3.错误。理由: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教育目的也不同。
4.错误。理由: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
5.错误。理由:柏拉图将人分为三个等级。
6.错误。理由: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7.错误。理由:心理评估不应只是运用于心理诊断,也应运用于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
8.错误。理由: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位置,师生互动的程度不同,因此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9.正确。理由: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平均成绩就会下降。
10.错误。理由:题干是对效度的解释。
三、简答题
1.(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三兰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1)班级组织纪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4.(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1)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3)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纲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由班杜拉等人于l967年建立。其基本原理是: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6.(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和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2.【答案要点】(1)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教师应具备的学生观是:①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②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